发布日期:2022-10-09 10:49:41作者:书画研究与创作工作委员会来源:本站
杨平,汉族,1957年岀生新疆尉犁县,(祖籍陕西三原县)。现为新疆兵团第二师退休干部,自幼喜爱美术,拜自然为师,与山水结缘,学博览纵横,交天下朋友。近年來,创作大量以新疆大山水为题材反映丝绸之路的作品,作品主要以写实为基调,绘画风格及手法以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中式与西式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参加多次美展获奖,並在网站、杂志、报刊发表作品。其作品被众多的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被誉为人民喜爱的艺术家。
本人称道:我是天山上的一片雪花、大漠里的一粒砂砾、胡杨林里一粒花籽,溶大漠里生根、成长、繁衍,《胡杨精神》传承文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爱国爱家、包容和谐是我创作的动力。
杨平作品《大漠牧歌》
2009年——2012年绘制长卷作品《走进胡杨林》春、夏、秋、冬,卷长160米,卷宽0.96米,反映胡杨千百万年来轮回生长过程。
2013年,作品《大漠卫士 塔河娇子》入展央视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迎新春书画展”,在全国网络评选中获一等奖并制作《走进胡杨林》专题片。
2014年新疆电视台制作《老杨与胡杨》专题片。
2018年以来多次发行限量珍藏版邮册、邮票、充值卡、明信片。
2020年世界艺术鉴赏中心授予“最具风格艺术家”金牌。
2021在中国艺术家春晩组委会举办的全国网络大赛中获绘画组第二名(银牌),并获得“最具实力艺术家”称号。
2021年六月至七月,《胡杨精神 军魂永铸》在“党庆百年 文化中国”北京地铁一号线巡展。
2021年入编中国书画名家数据库。
杨平作品《大漠英雄》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工委会委员,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企报盟(北京)信息科学研究院院士,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专业艺术委员会会员,北京东方艺术天地顾问,写生中国俱乐部会员,中国西部画院画家,陕西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华夏平安书画院副院长。
杨平作品《古道丝路》
画家与画家之所以不同质,是因为他们对同一物象的洞察力和表现力是各不相同的。比如画胡杨一般而论就是在大漠黄沙的背景里,有着孤烟落日圆的情愫,胡杨在画里是生命的倔强,又往往是个悲情的主角。这种画胡杨的思路和格局,多多少少已经范式化了,成为审美的疲劳现象。当转眼而观著名画家杨平先生的“山水胡杨”主题作品之后,会发现有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扑面而来,绝对是孤标尘外的新表达、新塑造、新气象、新精神!
杨平作品《胡杨精神》
杨平作品《胡杨人家》
杨平先生带着现实主义的写生积累,让浪漫主义在胡杨主题里生根发芽,创建了富有时代寓意的新派山水胡杨画风,达成了一种全新的审美空间,这真是笔墨当随时代的经典。在地域范围上,杨平把胡杨的生存环境由大漠边关,铺陈进了万水千山!既是他笔下的胡杨,已经从纯自然的物象,晋级为精神的代言体,更多地包含进了人的思维、情绪、意识、价值观。
这种提升胡杨树文化精神内涵的开创与开拓,与牡丹、竹子、松、荷等自然物象,可以晋变为文化载体的创作思路是一致的,是笔墨归于性情、归于情志的思维实践。区别在于牡丹竹子松荷所承载的文化寄托,是数千年的积累而成的,而杨平让胡杨具备丰富的文化精神力量,却是他自己通过不懈的努力而独立成功的!所以,杨平是胡杨画风新精神的创造者,也是这一画题谙通文化表达方式的王者!杨派胡杨作品不但见证了杨平艺术创作的创新张力,也为传统书画艺术汇聚起更多的文化符号开拓了新形式、新空间。
杨平作品《回家》
杨平作品《山地》
在情绪类别上,杨平先生所创作的山水胡杨作品,力求突破旧有的悲情范式,找到了焕发生机的新路径。这是他不断在写生的过程中,把绘画理念与创作实践不断进行整合的结果。如果没有这各坚持不懈的整合努力,莫说是旁人,恐怕杨平先生自己当初也很难相信“山水胡杨”会有如此生机勃勃的表现力。
杨平作品《使命》
杨平作品《丝路雄关》
笔墨当随时代作,山水胡扬焕生机。他让胡杨与青绿山水结缘,以山水为载体,重塑胡杨的生命姿态,为美术学带来了革旧成新的画论实践,焕发了胡杨这种植物的艺术新生命,也为当代艺术家应该怎么思考时代与艺术形态的新结合、产生新思路带来了效能不可低估的示范价值。从这个角度讲,杨平先生创建的“山水胡杨”一派,具有借古开今的导向。唯有愿意创新,并且能够创新,才可以像杨平先生这样,在同质化的美术背景里,确立独异于人的金点坐标,成就自己的艺术伟业!(著名书画评论家罗成 2022年3月24日)
杨平作品《杏花沟》
微信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