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书画研究与创作工作委员会会官方网站!
位置:

聚焦两会|许江:建议优化高等美术人才选拔与教育机制

发布日期:2024-03-08 08:39:06作者:书画研究与创作工作委员会来源:本站

图片


许江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文联副主席
浙江省文联主席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关于高等美术人才选拔与教育的提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中国的艺术创作与教育得以全面发展。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现有的美术人才队伍在数量与质量方面,仍无法完全满足需求。针对这一现状,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全国艺考改革的实际情况,对高等美术人才选拔与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构建中国画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画是民族之画,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中国画学是国粹之学,不仅涉及一个画种,更关乎民族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发展,关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极高的艺术地位。20世纪以来,中国画学多次受到西学的冲击和影响,随着东西方艺术交流互鉴,西方艺术、西方绘画逐步普及和被大众接受,中国画学的话语权也面临巨大挑战。在近几年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彰显中国画传统笔墨精神的佳作凤毛麟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系统性、特色化的中国画学教育的专业院校和综合性院校数量较少,招生规模有限,全国考生生源已萎缩至千名。在招生方式上,多数院校都以西画考察方式来选拔中国画学人才,造成中国画传统笔墨精神进一步丧失。在教育教学方式上,各院校普遍存在专业分科窄化、创作与研究脱节、重写实轻写意、重创作轻笔墨、重形式轻内涵等问题,造成了研习者缺乏深厚的兼通学养,难以呈现中华民族的大国气象与新时代的风骨精神。
面对新的发展情况,艺术类中国传统绘画人才培养亟须正本清源,守正创新,聚集全国的专业力量,汇通艺术与人文学术资源,重建中国古典脉络中的“通人”之学,重塑新时代的艺术风骨。
进一步优化中国画学人才选拔机制。明确中国画学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进一步拉开与西画人才选拔的要求,由九大美术学院、综合性重点高校、师范类高校共同组成“中国画专业校际联考联盟”,制订标准选拔人才,改革中国画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进一步深化中国画学教育教学改革。在坚持“诗、书、画、印”和“文、史、哲”相结合、师徒传授式与班级课程式相结合的中国画传统教学体系基础上,持续深化改革,实施从中学(预科)—本科—硕士—博士的贯通式长学制培养模式。
二、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构建回应时代需求的美术人才选拔体系
艺术教育是一种智性教育,这种智性包括独特的感性方式和心物交融的内涵。其本身就拥有一种自在的基础、自觉的感知、自为的体系。这些都融会在专业化的训练和赋能之中。同时它还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倾向。这就应当允许艺考和艺术教育保留其特殊性。
目前,教育部对少部分艺术院校保留校考资格,但是力度还稍显不足,极少数顶尖艺术院校的生源与省统考招生院校的生源水平差距比较大。2024年,全国艺术类报考人数呈下降态势,对艺术类人才招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艺术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提前应对新的形势。
一是进一步加大具有校考资格的院校和专业的自主招生力度。如:适当扩大招生可实施范围,包括一定范围内的文化课自主划线资格、对于极少数校考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的破格录取机制等。
二是进一步优化艺术招生改革政策。近几年,艺术类控制分数线已经由原来的各省本科分数线的65%提高到75%,个别具有校考资格的院校和专业甚至已经达到了各省本科分数线。聚焦艺术类专业的特点、校考招生院校和省级统考招生院校的区别、区域教育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分数线高低悬殊等因素,适当降低文化课要求,保证艺术人才选拔既有序又有效,既公平公正又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


微信

手机